1.石油储量世界第一,却欠中国上千亿无力偿还,是哪个国家?

2.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

3.油价涨势暂停,接下来还涨吗?

4.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会枯竭是谎言吗?

5.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油价大反转_油价大反转最简单三个步骤

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有最低价格保护机制,就是国际油价处于40美元/桶下方时,我国成品油价都不会在往下调整;国际油价处于40美元/桶上方时,我国成品油价随着市场涨跌而调整。

扩展资料: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2022年1月7日,92、95号汽油预计上调240元/吨 。1月17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7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8元。

2月17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上涨0.16元、0.17元和 0.17元。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在股市上,股价呈不断下跌趋势,终因股价下跌速度过快而反转回升到某一价位的调整现象称为反弹。一般来说,股票的反弹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弹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又恢复原来的下跌趋势。

反弹行情的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市场行情变化较快,在参与反弹行情时一定要认清反弹性质,确定反弹的种类,测算反弹行情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上升力度,并据此用适当的投资方式、把握介入尺度。

石油储量世界第一,却欠中国上千亿无力偿还,是哪个国家?

截止至2021年10月12日,预计是涨的。

上周六刚刚结束一轮油价调整,为2021年度的第19次油价调整,具体调整情况为上调油价330元/吨,大涨无疑。

2021年10月11日,新一轮油价调整重新开启,又是开局大涨的局面,涨幅直接超过200元/吨,看来成品油危险、危险、危险了。

本轮具体调整时间为10月22日,距离调整日还有11天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仍有反转的可能,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仍可以抱有期待。

而成品油价格能否反转,就看接下来国际油价能否跌一跌。国际油价方面,目前原油供给偏紧,且全球笼罩在能源危机的阴霾下,部分国家已出现全国断电,试图原油发电,增加需求预期,将继续推动油价上涨。

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

如今,一提到中东一些石油国家,人们就会联想到富国。守卫石油这样宝贵的,当地人完全可以靠它赚钱。但是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石油大国都是这样,比如位于南美的委内瑞拉,尽管曾经因石油富足而一度繁荣,但由于自身“作死”,迅速衰败。世界上最“作死”的国家,第一大石油储备国,却欠中国千亿没还,这有什么关系?

委内瑞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地处拉美地区,两面临海,而且国内有充足的耕地,气候也比较适宜,农业和渔业都十分发达。不仅如此,其国内还有丰富的矿产,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名列第八,石油储量更是名列前茅。所以像这样一个国家,只需开自然就能生活得比较富裕。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它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未使其受到影响,它也在战争中财,通过出售石油使全国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到70年代,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之一。直至21世纪以前,这个国家一直是人们理想的居住之地,人民生活悠闲富足。

21世纪的今天,形势却急转直下。那个时候,政坛一片混乱,在前总统查韦斯掌权之前,他许诺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免费教育、医疗和一切衣食无忧。尽管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选票,他还是成为了总统。但是,履行自己的诺言却并不那么容易。要获得民众的高,只能依赖自身的石油工业。所以,把石油经济带来的好处,全部投入到国家的政策中,却忽视了长期建设。我们都知道,高是个无底洞,但是却不得不再次增加对此的投资。这是因为,如果民众的一旦降低,现在掌权的官员就必须辞职。但是石油经济又受国际油价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基金的充裕,国家不得不印更多的钱,货币长期贬值,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它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解决的办法。

2014年,国际油价大跌,委国的石油经济命脉受到严重冲击,全国经济一蹶不振,本地人富足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由于以前那种富足而快乐的生活,这个国家的整个官僚系统都腐朽了,很难有一个称职的人去改变它。世界上最不称职的国家,第一大石油储备国,却欠中国数千亿。由于财政困难,他们不得不从我国借钱周转,但由于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他们也无力偿还。由于地方社会动荡不安,原本较发达的旅游业也是进一步萎缩,加之一味地发展石油经济,而忽视建设其他领域,经济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想要赚钱更是困难,只能靠借外债来维持。它还提醒我们,我国必须重视多个产业的综合发展,建立一个合理健康的经济工业体系,这样才能避免走像委内瑞拉那样的发展道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油价涨势暂停,接下来还涨吗?

由于惯性,下降是自然的,交易量只具有一般意义,一般交易量逐渐萎缩,第三峰交易量一般显著减轻,突破颈线时交易量一般扩张,回踩时又萎缩,最后向下交易量再次扩张。

像举重一样需要能量。强大的交易量是关键。从头部向上弹起时,交易量应该比左肩有更大的交易量。突破颈线时交易量应更显著的增强。注意回踩也容易出现。

第二个峰比第一个峰交易量轻。但是向上突破是交易量都增加。双重底需要的量更大,因为是向上举重!

罕见,个人经验若出现圆底,就是要爆发了。圆顶不考虑

一般事先有一个猛涨或猛跌趋势。一般发生在顶部。一般的标志为出现岛状或反转日。原因是上升或下跌趋势发展太快缺乏有效支撑和阻挡。

调整形态,最后回归原先趋势。

经常是看涨的,买方比卖方主动。即使出现在下降趋势中,依然看涨(相当于反转了)。

经常是看跌的,卖方比买方主动。即使出现在上升趋势,依然看跌(相当于反转了)。

看跌,少见,买卖双方都很积极,情绪化不理智。一般出现在顶部,看跌。

看跌,罕见,充当反转形态,一般在顶部。

☆下面的两个形态和趋势是反着的,一定要注意

看跌,一般出现在下降趋势。如果出现在上升趋势,那么就是要反转下跌了。

看涨,一般出现在上升趋势。如果出现在下降趋势,那么就是要反转上涨了。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会枯竭是谎言吗?

原油之前涨幅巨大,现在出现一定调整是很正常的走势。短期调整后,大方向震荡上行不变。

先说说这波原油价格上涨的逻辑:

1、没有暴跌,就没有暴涨。

去年原油宝的,教育于广大投资者,也许你看清楚了后市的方向,但是你过不了当下,不懂得顺势而为,依旧会赔的血本无归。去年的顺势就是下跌,原因也不用过多解释,那最后的一波纯粹是资本家与市场的投机分子相爱相杀的结果,所谓多头不死,空头不止。把最后一波还敢博弈做多的人摁下来,才有机会反手做多。这就是股市、汇市、期货等金融市场的残酷。

上图为布伦特原油,月K线走势图,上方画两条线,也标了两个价位,分别是82.53美元和72.14美元/桶,当然大家也不用看的那么精确,你只要知道上方曾经还有两个高点,一个是70多美元,另一个是80多美元就行了,当然80多美元上方还有过113美元的高点,不过那个价位还早还高的很,中期都看不到那里。

先说说下跌,从80多美元下跌到去年最低16美元附近,跌幅-80%,当然这是极端点位,从趋势来看油价跌到过60美元、50美元、45美元左右多头都有过挣扎和抵抗,不过这部分人都是血本无归的消失了。没有投机的多头,原油从底部16美元反弹到50美元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反而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入场,因为大家看得懂油价王者归来了。所以,没有暴跌,就没有暴涨。

2、前方道路遇阻,请小心驾驶。

此轮油价不知不觉已经上涨有4倍多,从16美元干到70美元,是不是刚好涨到给大家画的两条线的下面那一条线的位置,然后大家再回过头往下看看,蓦然回首原油已在灯火阑珊处,好家伙涨了4倍多,趋势完全反转。一方面涨得有点多了,又遇到 历史 上的关键多空点位,所以原油稍微回落一下,由70美元下台阶到60美元。那为什么偏偏会是60美元,而不是50美元或者更低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油价可以10美元,10美元看多或者看空,涨到70美元过不去,顺理成章看60美元的支撑位,果然60美元的支撑力度很强,而且这轮油价上涨的逻辑还在,涨经济复苏,而且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会比上半年更强,所以油价到明年上半年之前,当全球经济复苏还没有达到高点以前,原油还有上涨空间。

3、未来油价会涨到哪里?

刚才已经友情提示大家,油价10美元、10美元的看,现在油价累计涨幅确实不小,短期还有消化浮筹,技术上需要盘整,基本面上还需要经济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再次上涨需要的只是时间。

现在油价在60美元上方蓄势盘整,大趋势向上,基本面向好就没有毛病,那么一旦经济数据出来,不是100分,就是99分,都会支撑油价再度上行,那么当油价再次突破72.14美元的时候,就是新一轮上涨的开始,涨到哪里?先把上方的第一条线干掉再说82.53美元!

至于,突破82.53美元之后还没有惊喜和加速赶顶,那就要看看了。还是那句话:

往下走,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因为空头有绝对的掌控权;

往下走,空头不死,多头不止,因为多头有绝对的掌控权,不把最后一波做空的人干掉,多头是不会轻易离场的。到了82.53美元做空的人,反而要小心,市场是反人性的,因为涨高,大家要做空,结果先输的人就是先做空的人。等到做空的人不敢做空了,大家开始一致性预期做多的时候,那么大多头就会开始反手做空了,大跌开始,此轮油价就会真正的结束了!

在油价还没有连续突破72.14美元和82.53美元以前,看多趋势不会变!

我预测近期油价不会涨,因为囯际经济还没恢复。但长期来说,如果能源结构不变,肯定要涨。

个人判断,只要美国不停止向全世界放水,油价还会涨!

油价是根据国际原油外汇市场的走势决定,近日布伦特原油价格连跌3周!累计跌幅4.84%,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加满油能省10元,据国际油价外汇行情来看,不久还会涨,这是必然趋势。

国际油价跌涨气氛看情形接下来国内还会涨

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准确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很多人已经开始传石油枯竭是天大的谎言,是利益集团在操纵,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还为时过早。如果目前真有那么确定石油可再生的话,不管哪个国家都会偷偷加大生产力度好好捞一把,省的以后掉价了。

你可能会认为,说不定是各个国家已经都知道了石油可再生,但都达成了统一并且缓慢的生产,以防止石油掉价?但是纵观当今的世界,在各种利益冲突面前,很难保持这样的一致性。难免会有一些国家出来搅局的。所以石油可再生并没有达成共识。

下面就说下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现在的争议在哪?

石油是当今工业 社会 的血液,很多的化学燃料都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并且人类目前还依旧处在使用化学能源的阶段,因此石油就成为了保障人类工业持续运转的必要原料,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现在都离不开石油,如果真的发现石油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也没啥可藏着掖着的,这对人类是件好事。

人类使用石油的 历史 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以前,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的3世纪已经有使用石油和天然气来烧饭、取暖和照明的 历史 了,而当时的时候并不是说向地下打了钻孔主动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而是这些流体燃料常常会因为地下压力被喷到或流出地表。

人们当时对这种地下流出了的燃料知之甚少,直到19世纪人类才大规模的开石油并用于工业生产。自从美国打出世界上第一个油钻孔至今,已经生产了将近数千亿吨的石油。我们知道了石油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用途的广泛性,那么人们就像知道这种黑色的粘稠液体燃料是怎么来的?

长期以来,关于石油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分为两大派别:生物成油说(有机起源说)和地球碳循环成油说(无机起源说)。

无机起源说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元素混合以后自发形成的,这中间肯定有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机制。这种说法就意味着地球一直在不断的制造着石油。

但无机起源说无法解释石油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油田的地质分布情况。虽然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83% ~ 87%)和氢元素(11% ~ 14%)还有硫和氧元素,但是石油并不是由简单的原子组成的,而是由碳和氢构成的大分子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混合而成的。地球内部确实存在很多的碳和氢,但他们在地球深处混合成复杂的烃类分子并通过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并形成石油的具体机制并不是很清楚。而且,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各个地区石油含量分布的不同。

所以很少由科学家支持这一观点,但石油的往上渗透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油田已经空了,但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石油混入。有些人也以此为依据说石油是可再生的,但这个现象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毕竟石油是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地区石油过度开,导致压力下降,其他高压地方的石油渗入是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拿出来说石油可再生并不不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只能说是一个疑点吧。

下面就是目前依旧是主流的有机生成说,虽然是主流说法,但也存在一些疑点。有机说认为,在地球的远古时代,海洋中生活着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始生物,我们知道生物都是有机分子构成,等这些生物死后,大量的遗体就被掩埋,并于空气隔绝,在细菌的作用下经过了复杂的化学过程,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地质过程就形成了石油。其实跟煤的形成很类似。

随着油田地质和石油化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石油中存在的“卟啉”和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身体内的血红素相似,当然石油也就有有机物的旋光性,而石油中碳-12含量高于碳13可以用植物的光合左右来解释。最有力的证据是石油都产自于和生物关系十分密切的沉积岩中,所以有机起源说也就成为了科学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当然这个说法也是石油会快速枯竭的来源。

但是在有机形成说中,也存在一些疑点,包括上文中说的一个疑点,随着开深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了在地球深处貌似存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补给源,但是并不是很清楚石油的渗入是来自地球深处还是周围的含油层。所以这个疑点也被经常用来支持石油可再生的说法。还有就是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确实还在无生命的其他星球上发现类似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物质,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确实。不然早就推翻有机说了。

总结:现在说可再生还是为时过早

所以两个学说都不完整,都存在能被人挑出来的瑕疵。但是现在就急着说石油可再生简直就是在胡扯,就算最后证明的石油可以在地球的深处通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形成,并缓慢的往上渗透,但是这个碳循环也是相当缓慢的,不是说我们人类抽多少就能往上立马往上渗多少,毕竟这是一个自发的碳循环过程,并不是机器在地球内部合成。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还没真正弄清楚。

目前两个结论,一是生物死后经过长久的堆积加上地壳运动形成的。二是地壳自己生成的,就好比地球自己出现砖石或者碳酸钙一样,可能就是地壳运动产生。

会枯竭不是谎言,因为石油和煤碳等矿产都是不可再生,石油是在几千万至几亿年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如果过度开就会面临枯竭。不过人们不必担心能会枯竭,现在人们已经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现在还有可燃冰、干热岩等可开发利用,总之人类在不断在更新和 探索 新能源,在未来会出现石油、煤碳等能源枯竭,但不会出现能源枯竭,会有新的能源来替代。

世界上有两大,一是石油,二是钻石。钻石只是由普通的碳元素构成,却被包装成“稀世珍宝”,天价销售;石油也是主要由地壳内的碳元素形成,推翻了以前不可再生的“生物成油说”,其实是可再生,不会枯竭。

石油号称“工业的血液”,用途广泛。而它的成因与可否再生的说法已逐渐接近真实。

石油的成分

石油的主要成分就是油质、胶质、沥青质及碳质。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的化学元素主要有83% 87%的碳、11% 14%的氢、0.06% 0.8%的硫、0.02% 1.7%的氮、0.08% 1.82%的氧等,其它就是镍、钒、铁、锑等微量元素。它主要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外文名是:oil或petroleum,国内石油的名称和使用 历史 悠久,名称是由北宋时期的沈括就第一次提出。它在世界上的使用时间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50年的古埃及。

石油的形成与枯竭论

石油的形成,传统的说法是“生物沉积变油说”,最近几年的说法是“地壳内的碳形成说”。后者的说法日益占了主流,推翻了不可再生的传统理论,油价也随之下跌,车主们暗暗庆幸。

“生物沉积变油说”,是1956年由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公布的一篇《石油峰值论》里提出的。论文认为:石油是一种古老的化学燃料,而且不可再生,是埋藏在5亿多年以前的海洋藻类及古老恐龙等生物在地壳中经过高温高压等漫长的生化反应形成,这样漫长的生化反应不可能再发生了,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石油是“不可再生”。他的依据大约有两个:1.石油具有油腻腻的旋光性,这是有机生物独有的特征;2.现代与古代沉积物中都有石油的烃类化合物。

不过哈伯特在1989年离世前曾说,在发表《石油峰论值》以前曾得到英美石油巨头的意示:让他预算世界石油总量。于是他在论文中估算出全世界石油总量只有1.25万亿桶,美国只1500亿桶,10年会达到开峰值。这个数字比当时美国威克斯预估的美国有4000亿桶低了三成。当然这分明是那些石油巨佬有意为之,他们就是为了让石油售高价,而且让教科书也这样记载,来增加权威性。

他们除了两个不像理由的理由,没有其它任何科学依据。

他们的第一个理由“石油呈现生物的旋光性,”其实只要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落入一些动物就能形成这样的“生物特性”;第二个理由“沉积物中都有石油的烃类化合物”并不严谨,因为“沉积物”包含了任何地底流体底层的固体微粒,它们可以在江河湖海、冰川、沙漠等大部分地下形成,但内含的生物化石或生物旋光性并不多,没有石油那些明显,还是这样的动物含油量低还是没有含油量呢?另外要形成上万亿吨的石油需要的生物恐怕古今的动物全部加起来也难以形成!

最重要的,由石油成分可以知道,主要构成是碳,如果是生物的生化反应就会是钙、磷等元素。

另外,一些石油矿井在开完的几年后,石油又会出现。比如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罗马什金油田在1948年发现时只有20亿吨储量,2002年却还有30亿吨。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各地都有。足以说明石油不是“生物成油说”的那样会有枯竭的一天,真相是:石油可以用“用之不竭”来形容了!高昂的油价背后是复杂的利益链!

“石油会枯竭”是伪命题吗?

一直以来都盛传着一种说法:石油将在未来XX年用完,或者XX年后石油即将枯竭。

这个说法其实很早就有,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提出来的,他绘制了一个钟形曲线,用来描述和预测石油的产量。并且预言,石油的产量会在1966年到12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滑。

这听起来还是挺奇葩的,但还真的被他说中了一部分,10年真的就达到了石油产量的高峰。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他的这套理论。

可是好景不长,如果照这个理论推演下来,石油应该慢慢开始枯竭,事实上并没有。于是,很多人就提出,石油枯竭是一个伪命题。那真的就是如此吗?

从地球世界去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石油实际上是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也就是有机物,其中含碳量极其高,这也是化学能源的主要特点。当然,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来看还是有争议的,但并不是我们这次要说的重点,这里就不过讲述。

有一点可以确定,从地球整体的视角出发来看,石油其实是地球碳循环的一部分。因此,只要地球碳循环还在持续,石油就不应该枯竭。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可能都灭绝了,石油都还不会枯竭。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并不是存在石油,我们就可以直接开来用的。实际上,从石油的开到销售是一套极其复杂的体系。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人类开的石油会枯竭吗?

大家首先从做买卖的角度来思考时空开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的是,开石油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不同的地方开石油的难度是不同的。有些地方开起来就很容易,比如:中东,恨不得插根管子就要冒油。有些地方开其实就极其费劲,我们举一个例子, 大港油田 。一开始技术条件比较差,就需要工人们在没有完全融化的水塘当中穿行,并进行开。

因此,同样是开一桶油,实际上付出的人力成本,装备设施的成本,物流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是不同的。

但是一桶油的价格是受到市场决定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石油开的成本要大于油价,那开还有意义吗?这不是典型的赔本买卖吗?

所以,实际上,许多还储藏着石油的地方,而我们没有去开的原因就在于开他们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因此就没开。

而且许多油田只是开了一小部分,然后石油公司就换到其他的油田。这是因为许多油田开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开难度加大,开成本上升,导致开成本大于油价,于是就会暂停开。

所以,我们看沙特是石油大户,但究其本质其实是它们开石油的成本要远低于其他国家,因此可以挣这笔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知道,石油其实还有很多,只是我们因为成本的原因,没有去开,并不是说已经被开完了。比如,中国油田的收率只有可怜的28%~35%,这意味着一个油田的大部分石油其实没有被开出来。这样的情况放眼全球是如此。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花这么多钱,费老大劲开这些石油,远不如再花钱买一块好开来的划算。

我们还总会听到,多少年后石油就会被开完,实际上也是有问题的。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只计算了已探明的石油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这些“已探明石油储量”逐年在增加。

基于这两点,实际上可被人类开的石油还是很有潜力的,因此,一时半会,石油并不会枯竭,可以用很久很久,根本不是短期内人类需要操心的事情。

替代

尤其是在油价的驱使之下,但油价高到一定程度时。许多人就会开始思考新能源,比如:天然气,页岩油等等。美国如今就在大力发展页岩油。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 汽车 是消耗石油的大户,随着油价越来越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地加强,发展出了电动 汽车 。因此,各种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出现,也在减缓石油的消耗。

总结

“石油枯竭”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虽然从客观的角度上看,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但人类根本等不到那天。即便是可开的石油,目前来看,人类也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会发生枯竭。不过,石油燃烧产生温室气体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因为石油足够多,而肆无忌惮地消耗石油,这会加重温室效应。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发展新能源还是十分必要的。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出现,许多的动物还处于进化前的低级时代,地球在海洋的复盖下,温暖的阳光孕育了非常多种类的植物。

这些植物在海洋里,在陆地上疯狂的生长着,层层叠叠的生长在一起,许多植物寄生在某些植物的身体上,而使整个世界被植物复盖。

地壳运动,许多平原隆起,而成为高山,这给形成河流创造了条件。

因为水是由高向低流的,高处下雨的水,流向低处,把上游的泥沙带到低处。覆盖了低处层层叠叠茂密的植物。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河流下游所有的植物都掩盖了。

时间荏苒,底部的泥沙长期被上面的泥沙压住,而变成了沉积岩。这些沉积岩,把这些腐烂的植物密封在一个巨大的空腔内,亿万年之后,这些植物变成了沼气,沼气凝聚液化而变成了石油。

我们的教科书上写过,石油是由古代生物的残骸形成的,当然一直以来任何的说都存在争议,这个说也不例外,在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石油的无机形成说。

这个说是说石油与古代的生物无关,而是由地球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通过内部的高温高压,无机条件下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原理是短练的烷烃类物质会在高温高压下自动合成长链吸听物质,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这种说法可以认为地球是一个装满石油和天然气的海绵,不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石油和天然气还会不断的形成,这样人类使用传统油气就不会存在理论的天花板。

这个理论也有一些依据,比如说既然都是古代生物形成的石油,为什么石油大多户籍在中东领域不是应该按照古代生物的分布而划分吗?另一方面据一些油井开者说,石油往往是在越深的地方提取的,油质越好,如果是古生物残骸形成的这一种说法就不太成立。

如果真是这样形成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人类的能源使用不再有极限,唯一的极限是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说不好,没研究过,也没看到过资料。但是,有很多资料和专家讲是古时有机生物沉积化学物理反应演变生成的,这我认为不正确,也不太符合常识。关于枯竭,我想是肯定的,也是早晚的事,因为地球就那么大,就那么多,用没了或者转变为其他物质了,那不是没了也不叫石油了,所以枯竭是早晚的事。

“石油枯竭”的说法是哪来的?

话说关于“石油枯竭”的问题都喊了好多年了,而且每次流传的版本都不太一样,有时候是40年,有时候是50年。但是每当我们到了那个时间节点时,却发现还有很多石油。那么问题来了,“石油枯竭”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了解一下这个说法到底是咋来的?

如果详细地去追溯 历史 ,我们会发现,这个观点确实来自于一个学者,他的名字叫做Marion King Hubbert,翻译过来就是马里恩·金·哈伯特。这个学者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基于自己的长年以来的研究,就提出了一套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用一个曲线来描绘全球石油的产量和时间的关系,这个曲线是非常常见的钟形曲线,根据他的理论,他预言在了石油的产量将会在1966年~12年之间达到一个 历史 性的峰值,并且从那之后开始逐渐下滑,直到消耗完为止。 照理说如果这套理论不准确的话,也不至于会流传得那么广。偏巧这个理论说对了一小半,到了10年的时候,石油的产量真的达到了高峰,再加上马里恩·金·哈伯特原本就是很著名的学者,这两者一结合,这个理论和预言就可以被人所接受,并且开始流传开来。也就是在那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相信,石油在未来XX年后,就会被消耗完。

“石油枯竭”靠谱吗?

不过,这件事其实没多久就迎来了反转,因为按照他的理论,石油的日常量应该在10年之后没多久就开始下滑,可是这非但没有下滑,相反还保持着十分稳健的趋势。那我们就能说“石油枯竭”这个说法不靠谱吗?

其实,客观地说,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我们还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看。

我们先从石油的本质来看。首先,石油其实就是一种 含碳的混合物 ,其中有各种烃,我们也管这叫做有机物。人类可以通过燃烧石油来获取能量。石油燃烧后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直接被排放到大气当中,如果持续这样下去,那地球就会越来越热。不过,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地球也有自己的调节机制,这就是 碳循环

无论是石油,还是二氧化碳本质上都是碳循环的一部分,被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有一部分还会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回到生物圈,甚至是经过几百万年,最终又成了石油。如果我们仅仅从地球演化的角度来看,“石油枯竭”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

因为如果石油真的被耗尽了,说明地球上的生物食物链已经彻底不存在了。

以上仅仅是从地球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还可以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开石油来卖不是做慈善的,而是只起码要挣点钱的。那我们就可以来考虑一下,卖石油的成本以及收益是什么?

其实这也很简单,开石油首先需要人力、设备、物流和时间的。而石油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其中有些地方开石油比较容易,还有一些开石油比较难, 这就会造成不同地球石油的成本不同, 如今中东地区开成本是最低的。

不仅如此,同一个地区,随着开得越多,开的难度也会提升,这时候成本也就越高。

基于这两点,我们思考一下,如果石油的开成本低于市场价,那其实皆大欢喜,可以开挣钱,如果石油的开成本高于市场价,那应该如何操作呢?

实际上,这时候就会选择停止开。

因此,大多数如今不再继续开的,并不代表没有油了,只是继续开赔钱,所以不开了。就拿中国来说,中国收率只有28%~35%,这意味着大多数油还在地下没有开。

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能耗尽的。因为如果人类真的要去耗尽石油,这就意味着要花巨大的功夫去开,那这个油价肯定会是天价,谁能买得起,谁又舍得用?到那个时候,人类宁愿花一部分钱去研发使用新能源。

以上我们说到的还是已经探明的石油,事实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人类都会探明一些有石油的地方。因此,石油的储量不仅仅没有跌,相反还在增加。

除此之外,如今各国也都在研究新能源的使用,这其实是基于环境的考虑,碳排放始终是一个问题。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或许有可能因为碳排放的问题而放弃使用石油。

因此,基于以上四点的分析,我们知道,“石油枯竭”是可能出现的,但在人类灭绝之前是不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会枯竭是谎言吗?

石油“全身”是个宝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从地底下钻出原油,脱去水和盐,再利用精炼技术,最大化的利用原油的价值,可以做出许多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包括沥青、润滑油、汽油、柴油等等。

作用之大被定义为液体黄金的美称,石油现已经成为了大国博弈的关键,沙特地区遍地石油,撑起整个国家的财政,在新能源未取得突破时,石油依然是市场的主流。

石油的起源之谜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有两个学说。

一是生物成油

生物成油,我们在教课书百年可以见到粗略的解释,在上亿年前,大量的动植物因地壳变迁埋藏地底,经过高温、高压反复打磨,成了现如今的石油。

详细点解释,就是在当时多数的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就像煤炭一样,是由动物的尸体和藻类的尸体腐化而成,煤炭和石油两者之间的形成区别是材料的来源不同。

形成石油的材料来自于大海,而煤炭的材料来源于陆地的动物尸体。

经过漫长的时间,有机物和细菌,经过高压和高温的考验,逐渐转化成“黑金”,开始向上渗透到中空的岩石层,汇聚成油田,在经过人工开便可以问世属于不可在再生能源。

二是非生物成油

非生物成油是俄罗斯地质学家提出理论设,他认为地壳中存在大量的碳,它们分层有序,有些碳会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逐渐沿着岩石缝隙上移至中空岩石层,然后冷却形成了石油矿藏,属于可再生能源。

两者本质上又很大的差异,生物成油注定了,石油是越用越少,非生物成油则表明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在此争议中诞生出非生物石油理论,不过非生物石油理论只能解释了干枯的油井中又出现了原油的现象,但是它又无法解释石油中复杂的化合物。

总体来说,前者是多数人地质学家支持的观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后者虽然是满足了些特定条件,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存在无法解释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未来的世界绝对以新能源为核心的能源竞争,石油的争议什么时候能结束,恐怕到等到石油无价值的时候才能够说明白吧!

话说小学时候就知道石油是化石燃料,是由生物遗骸形成的,那时候就说石油再有40年就开完了,但目前的状态是发现一个又一个大油田?

石油源自地球生物遗骸是个天大的谎言?石油行将枯竭是个巨大的阴谋?地球石油蕴藏很可能取之不竭?为这一颠覆性的观点提供有力佐证的,是前苏联科学家花费40年时间,在传统理论上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巨量石油?他们又是如何用科学证据来证实传统石油生成有机论是伪科学的?推荐看一下下面这本书:《石油大棋局》,这本书是我我在大学时候看的。

石油目前来说太重要了,美英石油帝国为何要编织这个谎言,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这些跟石油枯竭谎言有何关系?它们背后的黑手是谁?美英精英集团为达到控制石油、控制世界的目的,是如何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军事等手段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

一是科技创新和严控成本。上一轮低油价倒逼石油公司研发并推广新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了全行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以页岩油产业为例,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由于自动化技术的推行,二叠纪盆地的开成本大幅降低。在2014年时,美国页岩油桶油成本为65美元,现在桶油成本仅为35美元左右。上一轮低油价过后,国际大石油公司将低成本发展作为企业应对上游经营风险的重要策略,桶油成本明显下降。2019年,维持BP公司上游业务正现金流的桶油成本仅为26美元/桶,壳牌为36美元/桶,维持道达尔正现金流的桶油成本由2015年87美元/桶大幅下降至37美元/桶。

二是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配置。国际石油公司还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配置,来维持现金流中性和重塑资产负债表。在上一轮低油价时期,壳牌完成了包括下游炼制、上游非常规、油砂等价值为60亿~80亿美元的各类非核心资产剥离,目的是在完成并购BG后聚焦天然气等核心业务。道达尔于2015年将在南非的煤炭子公司出售给当地公司,彻底剥离煤炭业务,并将其战略核心业务定为LNG业务,涉足整个天然气产业链。

三是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优于勘探开发公司。得益于一体化的产业杠杆优势,在2014~2016年的市场寒冬期,国际石油公司虽然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出现全面亏损,利润大幅下降,但下游炼油产业利润增加,收窄了整体业绩下降幅度。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院长韩景宽表示,产业链完整的公司在油价下降通道中,各项业务都会受到冲击。但油价企稳后,炼化和销售业务的效益情况会率先好转,对稳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这类公司比纯粹的上游公司抗风险能力要强。产供储销贸一体化发展意味着应对风险的腾挪空间更大,调节余地更大。通过一体化优化形成合力,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抵御低油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