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事政治手抄报

2.“石油”从何而来?

3.石油主要含有的元素

4.酒泉汽车换油保养美容洗车去哪里?

酒泉市汽油价格_酒泉汽油价格

酒泉鲁泰洁能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2017-03-27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屯庄堡北滩。

酒泉鲁泰洁能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902MA72A0XN48,企业法人鲁元国,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酒泉鲁泰洁能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石油添加剂生产;污油、废油脂、基础油的收集、运输、加工、调和;燃料油(不含汽油、煤油)、润滑油的运输、仓储及销售。(以上项目不含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酒泉鲁泰洁能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时事政治手抄报

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是2014-11-03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老市区北坪二村四栋。

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981316144430E,企业法人马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丙烯、氢氧化钠、HN039(70%)、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混合烃(芳烃)、萘、磷烷(PH3)、柴油(闭杯闪电≤60℃)、甲醇汽油、轻烃、乙醇汽油、汽油、煤油、丙烷、1-丁烯、2-丁烯、异丁烯、溶剂油、煤焦油、原油、粗苯、苯、二甲苯的销售;五金、建材的批发零售;机械设备、油井设备的销售;油气技术服务、试油气井下作业技术服务;油田地质勘控技术服务(不含国家禁止及专项审批项目);储存油罐防腐、清洗;管道(不含压力管道)及道路维修;压裂、射孔、修井、油田地面建设、管道防腐、抽油机安装维修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石油”从何而来?

2022年7月8日时政新闻1雷达是灾害性天气监测的“大国重器”,中国已建成由236部S波段和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构成的世界最大;2022年3月30日时政新闻13月30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托举天平二号AB;一国内新闻1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将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最让我关注的新闻就是甘肃的泥石流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国际新闻联合国安理会将于12日召开乌克兰人道局势会议来源 决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提高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2022年7月6日时政新闻1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以美丽海湾建设作为工作主线。

2022年4月26日时政新闻1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2中央宣传部印发。

3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10元。

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拟于4月2日、3日收储4万吨冻猪肉。

交通运输部明确,清明期期间,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上海市发布通告,4月1日5时起,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综合研判筛查结果,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

近日,海南等地陆续开始执行国家集后的人工关节价格,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的价格平均下降82%。

3月31日,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全面竣工并通过赛事功能验收。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月31日在京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等项目入选。

连日来,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出现罕见的大规模藏羚羊聚集,数量近一万只,显示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苏州一辆轿车失控冲进太湖,车上一对母女被困。危急时刻,一艘施工船载着挖掘机前来救援,最终母女成功获救。

石油主要含有的元素

现代社会,人们对石油及石油产品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对于究竟是何人如此形象地把这一重要的能源称作“石油”却依然十分感兴趣。

从古时候开始,世界上许多民族就已通过地面油苗发现了石油。在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和伊朗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就发现了属于石油家族的地沥青或沥青曾被用于建筑、筑路、防水、油漆和堵船缝的记载。在日本的越后、法国的佩谢尔布龙、西班牙的加里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苏门答腊以及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地,都有古代油气苗的文字记载。在美素不达米亚、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阿支特克族等地的藏书以及桦树皮上的绘画中,都曾有过关于石油的描述。

中华民族也是最早认识、使用石油的民族之一。我国迄今已发现的关于石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书中写道:“高汉,有洧水,可燃”。这里的“高汉”即为现在陕北延安东北一带的地区;“洧水”就是现在为延河支流的清涧河。“可燃”,是指水面上有可以用火点燃的东西。这段记载,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此之后,我国古代关于石油的记载就更多了。西晋时,张华对古代酒泉郡延寿县的石油从形态、性质到用途都作了详细而客观的描述,他在所著的《博物志》中将石油称为“石漆”。晋代范晔的《后汉书·郡国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都引用或出现了类似的记载。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石油曾被许多国家称为“魔鬼的汗珠”,“普鲁米修士之血”、“发光的水”等。在我国,除了西晋张华把石油称为“石漆”之外,唐代李吉甫在所著《元和郡县图志》中把石油称为“石脂水”。他在书中描述道:“玉门县石脂水,在县东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我国古人还有将石油称为“石脑油”、“猛火油”、“雄黄油”的(图20)。

图2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打井开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北宋。现在许多人认为是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最早提出和使用这个名称的。据考证,沈括晚年,大约公元1090年前后所著的《梦溪笔谈》(卷24)中,不仅使用了“石油”这个词,而且描述了石油的状态、用途等,这是很有科学价值的(图21)。其实,在此之前,文人李昉(公元925—996年)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中就已出现了“石油”一词:“石油井在延长县北90里,井出石油,取者以雉尾挹(意yì,舀,汲取之意),入罐中,燃之如麻,多煤烟,为墨雉,更疗疾病。”《太平广记》的编撰工作始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7年),结束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沈括是在此书成书后50年才出生的,而他所著的《梦溪笔谈》则是《太平广记》成书以后100多年的事了。因此,最先为“石油”命名的人应是我国北宋时的李昉。

图21 沈括(北宋)《梦溪笔谈·石油条》

人类发现石油的历史虽然很久,但由于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不可能对石油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利用。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近代石油工业才缓慢地发展起来。但是当时仅仅是从石油中提炼煤油,用来点灯照明,煤油灯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时髦、最明亮的灯。比煤油更轻的汽油,由于容易燃烧和爆炸,当时只能白白地烧掉,这一时期被称为“煤油时代”。

1878年内燃机的出现,1885年汽车问世,它们都需要大量的汽油。随后出现的摩托车、飞机、汽艇等也都需要大量的汽油。这使得以前被大量烧掉的汽油派上了用场,而且还大量需要,迫使人们加大寻找石油的力度、提高汽油的提炼水平,这样就有力地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1940年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喷气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航空航天时代,喷气机大量取代内燃机,航空煤油取代航空汽油,压燃式柴油机大量使用,对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极大地提高。各国争先发展化工工业,而石油产品和天然气是化工工业最优质的化工原料,几乎所有的化工产品都可从石油与天然气中获得。20世纪可以说是石油工业的黄金时代,不仅它本身获得辉煌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现代文明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般认为,近代石油工业是从1859年美国人E.L.德雷克在宾西法尼亚州钻成的第一口油井开始的,其后的90多年中,美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约占该时期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70%。俄罗斯1863年在沙皇时代开始生产石油,十月革命后,由于油气充足和工业化水平高,很快成长为世界产油大国。世界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是18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边开始的。

我国的第一口油井是1873年由当时的满清从美国雇来的技师和买来的钻机在我国台湾的苗栗出磺坑钻成的,深度只有133.8米,在约90米处见到油流,每天出油750千克。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口油井是1907年在陕西省延长油矿钻成的,至今仍在出油(图22)。

图22 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口油井

酒泉汽车换油保养美容洗车去哪里?

石油(petroleum)[1]从油田里开出来未经加工处理叫原油。[2]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属于化石燃料。[8][9]石油含有的元素主要有碳、氢、硫、氮、氧等,以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形式存在。[1]石油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3],多分布于低地和盆地,如山间盆地、滨海及近海大陆架等地区。[4]石油通常为流动或半流动的黏稠液体[7],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等多种颜色[6],一般具有特殊气味,相对密度一般在0.8~0.98,各地石油凝点差别更大[7],其沸点为常温到500°C以上[9]。石油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局部溶于酒精。[1][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石油

英文名

petroleum;oil[1]

别名

原油[2]

拼音

shí yóu

主要产地

中东、欧洲及欧亚地区、非洲、中南美洲、北美、亚太地区[2]

主要成分

主要有碳、氢、硫、氮、氧等,以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形式存在[1]

分布区域

石油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3],多分布于低地和盆地,如山间盆地、滨海及近海大陆架等地区。[4]

应用产业

石油产品被用作溶剂油、燃料油、润滑油等,石油化工产品用于合成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5][4]

颜色

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6]

透明度

透明至不透明[6]

水溶性

石油不溶于水,易溶于苯、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局部溶于酒精。[1]

密度

0.8~0.98g/cm3[7]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是仅次于煤的化石燃料,又是近代有机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5]石油除了作为燃料,还被作为溶剂、润滑剂,生产石蜡、沥青等。[5]石油化工亦可生产出数千种化工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和化肥等等。[1]

主要特征

矿物组成

石油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1~5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83%~87%)、氢(11%~14%)两种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这些元素以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形态存在,包括烷烃(如甲烷、丁烷)、烯烃(如乙烯、丙烯、丁二烯)、环烷烃(如环戊烷、环已烷)、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含硫化合物(如硫醇、硫醚、噻吩等)、含氮化合物(如吡啶、吡咯等)、含氧化合物(如苯酚、环烷酸等)等,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十到几千。在石油中已鉴定出的烃类化合物在230种以上,从溶有天然气的石油平均成分看,链烃约占53%,环烃约占31%,芳香烃约占16%。有的石油中还可能有氯、碘、砷、磷、硅等微量非金属元素和铁、钒、镍、铜、镁、钛、钴、锌等微量金属元素,以及不溶解的水分。[5][10][1][9]

理化特征

石油通常为流动或半流动的黏稠液体,埋藏在地下储油层中以液态存在,在地表压力和混合状态条件下,仍然为液态或半固态形式存在。[7][1]因产地不同,甚至同一产地的油层位不同,石油的颜色、密度、黏度及凝点等性质有较大差别。[7][3]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黏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3]石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其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6]石油一般具有特殊气味,相对密度一般在0.8~0.98,各地石油凝点差别更大,高的达30℃,低的为-50℃。[7]其沸点为常温到500°C以上。[9]石油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醚、四氯化碳等,局部溶于酒精。[1][3]石油之所以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化学组成不完全相同。[9]

石油具有可燃性[3],其标准燃料系数为1.4286,平均低位发热量为41.87 MJ/kg。[1]

形成原因

石油成因对勘探油气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人们一直在进行研究。不过,由于石油成分复杂且能够流动,使得石油的成因研究更加困难。人类提出了各种说,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这些说大致可分为无机成因学说和有机成因学说两大派。[10]

有机成因学说

石油有机成因学说认为:石油中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由保存在岩石中的有机质(特别是低等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经过长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转化而成的。[10]

石油形成过程示意图

远古时期大量的有机物被流水带到了地势低洼的湖盆或海盆里。由于重力作用,有机物质沉入水底,与空气隔绝。陆地上流入大量的泥砂及其他矿物质,迅速地将有机体埋藏,形成还原性环境。随着地壳的运动,边沉降边沉积,压力和温度不断地增大,同时在细菌、压力、温度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处在还原环境中的有机淤泥经过压实和固结作用而变成沉积岩石,形成“生油岩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在成岩阶段中,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化学变化,逐渐失去了CO2、H2O、NH3等,余下的有机质在缩合作用和聚合作用下,通过腐泥化和腐殖化过程,于是形成干酪根[a],它是生成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的先驱,因此石油有机成因学说又叫干酪根说。干酪根埋深到一定深度和温度门限值后,由未成熟转化为成熟,杂原子键发生断裂,开始释放出烃类和非烃化合物;随着埋深持续增加,烃源岩进一步熟化,干酪根的C-C键断裂,进入生油、生气高峰。[10]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而后聚集到一起形成油田。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3]

由于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充分考虑了石油的生成和产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深入对比了石油及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更具有说服力,为绝大多数石油地质和石油地球化学工作者所接受,世界各石油公司也按石油有机成因学说指导油气勘探。[10]

无机成因学说

石油无机成因学说主要以碳化物说及宇宙说为代表。碳化物说认为,地球核心部分的重金属碳化物和从地表渗透下来的水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烃类。宇宙说认为,当地球处于熔融状态时,烃类就存在于它的气圈里。随着地球的逐渐冷凝,烃类被岩浆吸收,就在地壳中生成了石油。无机成因学说认为碳氢化合物可以在地下深处产生,并沿裂缝周期性上升,聚集在沉积层、岩浆岩和多孔火山岩内。为了证明这种理论,科学家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地球深处的条件,已经成功合成了石油。另外,在绝无生命存在的空间形体上,也发现了类似于石油和可燃气的物质,这给无机生成石油的理论提供了根据。如果这一理论得到验证,意味着油、气则将不会在短期内枯竭。[10]科学家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的石油流入现象。[3]

分布区域

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3]石油多分布于低地和盆地,如山间盆地、滨海及近海大陆架等地区。[4]

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据估计它的蕴藏量为10000多亿吨,其中700多亿吨蕴藏在海洋里。[10]地球上已探明石油的1/4和最终可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3]2008年探明的世界石油剩余可储量为1708亿吨,其中中东占60%,欧洲及欧亚地区占11.3%,非洲占10.0%,中南美洲占9.8%,北美占5.6%,亚太(中国除外)占2.1%,中国占1.2%。[2]

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石油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纬度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3]

2018年部分国家的石油探明可储量[11]

国家

探明可储量/亿桶

国家

探明可储量/亿桶

委内瑞拉

3033

阿联酋

8

沙特阿拉伯

27

美国

612

加拿大

1678

利比亚

484

伊朗

1556

尼日利亚

375

伊拉克

1472

哈萨克斯坦

300

俄罗斯

1062

中国

259

科威特

1015

卡塔尔

252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版,1桶=158.98 L

中国石油的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3个大区,其可量分别为100.25亿吨、47.87亿吨和29.27亿吨,合计177.39亿吨。从分布的盆地上看,石油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量182.31亿吨,大型沉积盆地石油占全国石油地质量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石油地质学家找到了100多个油田,包括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等一批大型油田。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吨,剩余技术可储量35.42亿吨,剩余经济可储量25.33亿吨。中国石油的探明程度较低,众多盆地和大陆架中很可能存在丰富的油气。[11][5]

应用领域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是仅次于煤的化石燃料,又是近代有机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5]

石油产品

按石油产品的用途和特性,可将其分成14大类,即溶剂油、燃料油、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真空油脂、防锈油脂、工艺用油、润滑脂、蜡及其制品、沥青、油焦、石油添加剂和石油化学品。[5]

(1)溶剂油。按用途可分为石油醚、橡胶溶剂油、香花溶剂油等。可用于橡胶、油漆、油脂、香料、药物等工业作溶剂、稀释剂、提取剂;在毛纺工业中作洗涤剂。[5]

(2)燃料油。可分为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质燃料油。石油气可用于制造合成氨、甲醇、乙烯、丙烯等。汽油分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分别用于汽车和螺旋桨式飞机;煤油中的航空煤油用于喷气式飞机,灯用煤油供点灯用,也可作洗涤剂和农用杀虫药溶剂;柴油中的轻柴油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用于低速柴油机。[5]石油作为燃料有着很多优点。如易开,容积小,容易运输;可燃性好,发热量高;易燃烧、燃烧充分和燃后不留灰烬的特点。所以,石油不但用于海陆空交通方面,工厂的生产过程,更现代国防中用于新型武器、超音速飞机、导弹和火箭的燃料。[4]

(3)润滑油。润滑油品种很多,主要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油,机械油,压缩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和气缸油,液压油,电器用油等。[5]

(4)润滑脂。润滑脂是在润滑油中加入稠化剂制成,用于不便于使用润滑油润滑的设备,如低速、重负荷和高温下工作的机械,工作环境潮湿、水和灰尘多且难以密封的机械。[5]

(5)石蜡和地蜡。石蜡和地蜡是不同结构的高分子固态烃。石蜡分成精白蜡、白石蜡、黄石蜡、食品蜡等,可分别用于火柴、蜡烛、蜡纸、电绝缘材料、橡胶、食品包装、制药工业等。[5]

(6)沥青。沥青可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油漆沥青、橡胶沥青、专用沥青等多种类型,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防水、铺路以及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中。[5]

(7)石油焦。石油焦是优良的碳质材料,用于制造电极,也可作冶金过程的还原剂和燃料。[5]

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产品是石油炼制过程中所得到的石油气、芳香烃以及其他副产品,也是有机合成的基本原料或中间体,有的石油化工产品可直接使用。[9]由石油进一步加工生产的三烯、三苯、乙炔和萘等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或中间体直接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9]从石油中可提取几百种有用物质,其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作为燃料燃烧的经济意义。石油化工可生产出数千种化工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和化肥等等。[4][1]

矿物开

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这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地区。同时,我国也从西非、南美等主要产油区进口石油。2017年,我国的石油海运进口周转量占到全球周转量的29%,平均海运距离达到了约7 800海里(1海里=1.852千米),随着进口石油来源的多元化,这一数据还会继续增长。[11]

油田开发包括石油勘探、钻(完)井和油田开。石油勘探是石油开发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它包括油田的寻找、发现和评估。[11]石油勘探投资巨大,发展迅速,石油地质理论日益成熟,勘探手段更加先进,除地震勘探外,地球化学勘探、遥感、遥测、卫星等先进技术也引入到石油勘探中,使勘探效率和成功率大大提高。[5]钻井是从地面打开一条通往油、气层的孔道,以获取地质资料和油气能源。[5]最初,依靠地下自然压力把油集中到油井;油压降低时需用油泵或深井泵,或者向地下油藏注水或气体以保持其压力;有时,还会加注蒸汽或化学溶剂以加热或稀释石油后再开。当油成本过高时,应关闭油井。[5]

油气集输工程是在油田上建设完整的油气收集、分离、处理、计量和储存、输送的工艺技术,使井中出的油、气、水等混合流体,在矿场进行分离和初步处理,获得尽可能多的油、气产品。水可回注或加以利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减少无效损耗。[3]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虽然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但其生成的速度,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4]据估计,地球上大约还有1370亿吨石油藏量,按照现有的生产水平,全世界每年开30亿吨石油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40年到50年。[4]

历史

人类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人们就开始利用沥青作建筑材料。[5]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国集天然沥青,用于建筑、防腐、黏合、装饰、制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出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楔形文字中也有关于在死海沿岸集天然石油的记载。[3]公元前5世纪,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国)的首都苏撒附近出现了人类用手工挖成的石油井。[3]公元7世纪,拜占庭人将石油用于战争,并称之为“希腊火”。[3][5]13世纪,缅甸的仁安油田开始开。16世纪苏门答腊人用石油做成火球烧毁葡萄牙人的帆船。[5]阿塞拜疆的巴库地区有丰富的油苗和气苗,这里的居民很早就从油苗处集石油作为燃料,也用于医治骆驼的皮肤病。1837年,这里有52个人工挖的油坑,1827年增加到82个,不过产量很小。[3]在现代战争中,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有将石油浮在海面上焚烧对方军舰的战例。[12]1854年,人们发明了煤油灯,也学会了在石油中提取煤油。[3]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3]早在3000年前,中国《易经》就有关于石油的文字记载。[5]东汉的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记载我国高奴县(今陕北延长一带)有一种可以燃烧的水。《后汉书》也记载酒泉郡延寿县(今甘肃玉门东南)南面有一种泉水,像肉汁一样肥,烧起来很明亮,但不可以吃,当地人称为石漆。[12][3]自晋代到明代,石油除了用来点灯作燃料外,还用作机械的润滑油,也有人用来涂在牛皮囊上防水,还有可治癣疮的说法。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中提到石油已被利用到了国防和战争中。宋朝时也曾用石油焚烧敌人。[12]宋朝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陕北延长的石油燃烧时产生又浓又黑的烟,并试用这种烟灰来做墨,墨光如漆,比松烟墨还要好。我们现在通用的石油这个名称,就是从沈括开始使用的。[12]到11世纪,中国开凿了第一批油井,并炼制出“猛火油”、石蜡、沥青等粗制石油制品。[5]元朝的《元一统志》记载当时的陕北已经手工挖井油,其用途已扩大到治疗牲畜皮肤病,而且由官方收购入库。[3]

在古代,石油主要用在照明、润滑、医药、军事和制墨五个方面,整体上石油科技的发展极其缓慢。人们对石油的开发与运用也只限于对现成原油的开与使用,未对石油的来源及产生的地质条件进行研究。[11]

中国古代钻井图

185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功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接着俄国人也开始了油井油,现代石油工业真正开始。[5]1859年,欧洲开36000桶原油,主要产自加利西亚和罗马尼亚。[3]1861年,外高加索的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当时巴库出产世界上90%的石油。后来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保卫战就是为夺取高加索石油区而展开的。[3]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石油制品消费量迅速增长,石油的消费量剧增。1900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40万桶,1920年为22万桶/天,1940年为85万桶/天,1960年为340万桶/天,1980年为800万桶/天,2000年后达到了7000万桶/天以上。[5]19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缓慢,提炼的石油主要用作油灯的燃料。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情况骤变,石油至今是最重要的内燃机燃料。尤其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油田的发现,掀起一阵“淘金热”。[3]1910年在加拿大(尤其是在艾伯塔)、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波斯(伊朗)、秘鲁、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发现了新的油田。这些油田全部被工业化开发。[3]世界石油开的情况在20世纪内以迅猛速度增长,1921年首次突破产油量1亿吨大关,1950年超过5亿吨,19年创造了31.7亿吨的历史最高记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略有下降。[4]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一个世纪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产量占世界2/3左右,号称“石油帝国”。[4]而后中东新兴产油区的地位日益上升。13年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进入80年代后由于人为的因素而有所下降,但仍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4]21世纪初,尽管核能和再生性能源发展迅速,石油仍然占欧洲能源消耗的30%、北美的40%、非洲的41%、中南美洲的44%以及近东地区的53%。[13]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19世纪中叶,基础极其薄弱。到1949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仅12万吨。随着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陆续投人开发,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18年,全国石油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石油生产大国。2018年,我国是世界第七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11]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加到32家,炼油总产能达到9.2亿吨/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14]

2023年,美国《油气杂志》根据各国最新官方报道发布年度评估,各国截至2023年1月1日发布的最新油气储量报告,全球探明石油储量总计达17570亿桶。根据《中国矿产报告(2022年)》,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探明的剩余石油储量为36.9亿吨。截至2022年底,OPEC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1%。[15]

分类

按照原油性质分类

据现行行业标准《油藏分类》(SY/T 6169-2021),原油性质及稠油分类如下表。[16]

原油性质

特征

低黏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 ≤5 mPa·s

中黏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 5~20(含) mPa·s

高黏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 20~50(含) mPa·s

稠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 >50 mPa·s,相对密度 >0.920

凝析油

在地层条件下临界的温度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时地层压力降至露点压力后凝结析出轻质的液态油,一般相对密度<0.8

挥发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收缩率高。注:一般挥发油地面气油比一般在210 m3/m3~1200 m3/m3之间,一般相对密度<0.825,体积系数>1.75

高凝油

为凝固点>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稠油分类

主要指标

指标

名称

级别

黏度mPa·s

相对密度

普通稠油

I

I-1

>50[b] ~150[b]

>0.92

I-2

>150[b] ~ 1000[b]

>0.92

I-3

> 1000[b] ~ 10000

>0.92

特稠油

II

>10000 ~ 50000

>0.95

超稠油[c]

III

>50000~ 100000

>0.98

特超稠油[c]

IV

>100000

>1.0

按照所含烃的比例分类

①烷基石油(又叫石蜡基石油):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含量超过50%,环烷烃和芳香烃含量较少。特点是密度小,蜡含量高,凝点高,含硫、胶质和沥青质较少,其生产的直馏汽油的辛烷值较低,柴油的十六烷值较高,加工石蜡基石油,可以得到黏度指数较高的润滑油。中国大庆油田就属于这种类型。[10][9]

②环烷基石油(又叫沥青基石油):主要成分为环烷烃。特点是密度大,凝点低,一般含硫、含胶质及沥青质较高,这种石油生产的直馏汽油辛烷值较高,但产量不高,氧化稳定性不好,有利于炼制柴油和润滑油,此类原油的重质渣油可生产高级沥青。中国克拉玛依油田就属于这种类型。[10][9]

③芳香基石油:主要成分是单环芳烃和稠环芳烃。这种类型的石油组分内含有双键,因此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氢反应和取代反应,转化成其他产品。省很多油田就属于这种类型。[10]

④混合基石油: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且数量相近。中国胜利油田就属于这种类型。[10][9]

其他分类方法

根据密度由小到大,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密度<0.87g/cm3)、中质原油(0.87 g/cm3≤密度<0.92 g/cm3)、重质原油(0.92 g/cm3≤密度<1.0 g/cm3)和特重质原油(密度≥1.0 g/cm3)。[11]根据硫含量由少到多,将原油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0.5%)、含硫原油(0.5%≤硫含量<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2.0%)。在世界原油总产量中,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之和约占75%。原油中的硫化物对石油产品的性质影响较大,加工含硫原油时应对设备取防腐蚀措施。[11]根据蜡含量由低到高,可将原油分为低蜡原油(0.5%≤蜡含量<2.5%)、含蜡原油(2.5%≤蜡含量<10%)和高蜡原油(蜡含量>10%)。[11]

目前,市场上汽车保养和检测的机构众多,服务的质量也是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路边的维修点,甚至不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维修保养资质。这里特别提示广大车主给爱车检查与保养最好选择类似于昆仑快速换油店这样的正规机构,正规机构不仅有相关部门办法的资质证书,且技术过硬。相信只要有备而行,回家的路定能一路畅通。

昆仑快速换油隶属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借鉴国外成熟的汽车养护行业模式和运作经验,以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高品质的油品为依托,大力倡导“以养代修”的先进理念,定位于“您身边的发动机养护专家”,建立针对汽车快速换油、免拆清洗、轮胎服务、车辆美容保养所涉及的汽车专业保养连锁经营体系,打造世界知名的“昆仑快速换油”服务品牌。

快速换油依托于昆仑润滑油优质的油品,可为汽车更换该公司的SJ、SL、SM三个级别的润滑油,客户为爱车更换机油时还可免费享受汽车检测服务。

在酒泉昆仑快速换油设有酒泉站:

更换服务包括更换玻璃水、防冻液、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等,其中,玻璃水和防冻液都是昆仑润滑油生产的昆仑之星品牌产品。

专业保养服务包括润滑油系统免拆清洗、燃油系统免拆清洗、冷却系统免拆清洗、自动变速箱免拆清洗、空调冷媒充注。

轮胎服务则包括四轮定位、轮胎换位、动平衡、轮胎充氮气等一系列服务

汽车美容服务包括抛光打蜡、划痕修复、贴膜、精品装饰、电脑洗车

昆仑快速换油酒泉站地址:酒泉市新城区广场东路7号楼(移动公司向北100米)

联系电话:0937-2616188

卫星地图:://map.baidu/?poiShareId=209b53e5a59333554351c02a